“新基建”正在驱动各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之际,新技术大量并高速地涌现,传统行业的升级再造面临转型跨度大、难度大的困境,而中国的数字经济和数据、互联技术发展起来的巨头企业已经居于世界前列。“新基建”正是将二者有机结合,从而探索出一条数字时代传统行业转型的新路径。
民航业智慧升级赢未来
中国当前已跃升成为全球第二大民航市场。2020年,以速度见长的民航运输业遭遇行业艰难时刻,也迎来重大机遇——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民航业界权威人士表示,将民航业未来发展融入到“新基建”之中,将推进民航全面的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决策。
智慧民航建设加速推进
“民航领域的‘新基建’包括民航数字基建和智能基建,未来民航业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字化和智能化创新应用的发展。”飞友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郑洪峰说,越是在行业性的危急时刻,越是要争取资源、掌握技术来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争取赢得未来的机会和时间。
新冠肺炎疫情使国际航空业遭遇需求下降、运力减少、现金流短缺的行业性危急时刻。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民用航空市场,在国际航空业占据至关重要地位。当前,中国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在复工复产等政策的推动下,中国民航业得以逐步恢复,5月底中国民航整体运力已恢复至疫情前的70%。
对于中国民航业来说,由持续性的快速拉升状态转而进入困难阶段过后的再起飞,“过紧日子”并不妨碍再上台阶,或将激发出新的中国智慧,创造新的中国经验。
中国发展民航业的决心和行动力是公认的,中国民航着力推进智慧民航建设尤其引人注目。
今年5月,中国民航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试点航线服务开始在北京首都机场等机场展开试点运行,探索解决全球民航业都视为“老大难”问题的行李错运和漏运。目前,首批试点的“三线六点”实施工作已基本完成,具备了提供服务的条件。其中,国航的北京首都-重庆、东航的上海虹桥-深圳试点航线,已实现旅客通过航企APP对值机、安检、分拣、装车、装机、到达六个行李托运节点进行实时查询。
中国民航首批上线“三线六点”行李全流程跟踪服务,走在了世界民航行李运输服务前列,为加速建设覆盖全国的民航行李运输服务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民航局“三步走”战略,2021年底全国千万级机场间国内航线将实现行李全流程跟踪,2025年年底将实现国内航线全覆盖和国际航线有突破。
数字化转型大势所趋
霍尼韦尔航空航天亚太区副总裁徐军认为,对于航空制造业和民航运输业,“数字化就是金钱,安全就是生命”。数字化对于航空业意味着安全、效率和降低成本,在航空制造和民航运营上都价值巨大。
数字化已成为全球航空业公认的新价值增长点,而中国的数字经济和数据、互联技术发展起来的巨头企业已经居于世界前列。航空业如果与新技术融合发展将大有作为。
飞机位列全球单个价值最大的“重资产”商品,它长达数十年的漫长生命周期创造出了从研发到运营到维护等环节众多、价值巨大的产业链。同时,飞机也天然是不断产生海量数据的高技术“大块头”。
对于飞机制造商和系统供应商,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当今的飞机在系统设计时已经逐渐应用到“数字孪生”的体系和方法,设计、研发和调试效率大为提升。
在民航运输业,航空数字化意味着航空公司将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更智能安全的飞机、更好的飞行体验和更低的运行成本。
郑洪峰分析认为,民航业在“新基建”中的突破口之一是航空公司、机场单位及空管等民航业主体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提升飞机运行安全、运行效率和生产组织能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他举例说,四川航空在去年上线了川航地面保障系统。该系统实现了68个保障节点采集,将人员等待时间减少15分钟,人工传递信息量减少30%,生产运行效率提升40%。
民航业在“新基建”中的另一个突破口则是利用5G、人工智能等技术满足旅客需求、简化旅客流程、优化旅客体验。
以位于中国西南的云南“保腾芒”滇西机场群为例,滇西地区保山、腾冲、芒市三个百万级规模支线机场的运行常年遭受大风、雷雨、低能见度天气,给机场运行、旅客行程和机场、航空公司都带来影响。由当地政府、机场和航空公司携手建设的机场群一体化协同运行体系,实现区域性资源共享。该系统保障了旅客的便捷出行,将因天气原因无法降落某一机场的航班改降至另两个机场,再经地面联运保障机制将旅客送抵目的地;该系统还有助于资源最大化应用,避免因天气限制因素造成的返航等情况,运行效率得以提升。
航空业界人士表示,新技术升级或将开启民航企业的新销售模式。比如,航空公司可以利用技术的时空无限制性进行直销,打破销售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做到销售的及时性与公开透明性。民航产品的可视化让每个旅客更清晰地感知产品特性,也有可能由此增加对航空产品的信任。
为民航强国注入新动能
“新基建”将带来巨大投资,驱动各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升级,而民航业具备高技术、高投入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强拉动的能量。
“中国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智慧机场来说,有着创新技术的设备还不够,它们还必须更好支持机场的降耗、降噪、减排以及高效管理。”航空地面设备制造商TLD集团亚太区副总裁谭志豪说。
中国民航局正在致力于推进以“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为核心的“四型机场”建设,智慧机场被定位为关键支撑。机场不仅是将相距遥远的人们连接起来的纽带,更是驱动技术、管理方法创新的枢纽。
“中国打造智慧机场的决心和行动创造的将不仅是新的庞大市场机会,还意味着更多新技术将得到现实的应用机会。”谭志豪认为,中国将智慧机场放在现代化机场的关键地位,这对于本土和全球航空制造商都意味着重大机遇。
郑洪峰也表示看好“新基建”给民航业带来的新机会,据他介绍,飞友科技作为以航空数据为根基的高技术公司,从2015年就开始推动民航数字化与智能化,推出的“飞常准”APP就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郑洪峰还透露,机场协同决策系统(ACDM)是机场智能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欧洲十几年前就开始做,但只有单点突破。中国民航从2017年开始推广这一系统,到2019年千万级以上机场全部使用,并且2020年要推出全球第一个ACDM行业标准,这一标准就是围绕智能体系方向来设计的。
针对民航业存在的垄断严重导致航材、信息等成本居高不下的世界性难题,业内人士认为,通过“新基建”有望在中国率先走出一条性价比更高的技术路线,对于全球民航加速应用新技术、降低全球航空出行成本非常有价值。
“智能化是全球公认的民航业未来趋势。智能化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和服务效率,创造出更多元商业机会,在第三产业基础上形成新的高附加值产业,而数字化正是智能化的基础。把握‘新基建’利好,将更智慧地飞向民航强国目标。”郑洪峰说。
纺织业智能化重塑谋突围
一方面要应对用工、原材料等成本攀升的压力,另一方面须突破“纯外贸+代工”的困局,作为中国传统产业的纺织业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继续转型升级,是摆在当下的一道难题。
天津泰达洁净材料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早生产熔喷无纺布材料的厂家之一。为应对疫情,这家公司全员全力以赴,夜以继日奋战在一线,由其生产的口罩滤材几乎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在公司副总经理谢敬伟看来,泰达洁净实力抗疫的背后,是这些年的厚积薄发。
“我们一直致力于纺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在超细纤维结构、材料复合工艺等方面实现了突破。”谢敬伟说。
山东是全国纺织服装业大省。近几年,山东省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攻方向,以技术改造为重要途径,全面推进纺织服装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重塑。
来自山东省工信厅的数据显示,如今,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在役工业机器人有2000多台套,在全省制造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孚日、如意、康平纳、韩都衣舍、愉悦家纺等龙头企业已开始从智能制造向智能服务转型。
“新技术已经成为产业增长的新力量。”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明凤说,纺织企业只有融入智能化的大潮中,才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重塑是纺织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在这种态势下,电商平台与纺织企业间的对接也变得日益紧密。去年12月,在山东省高密市政府的牵头下,孚日集团与社交电商平台拼多多联手,借拼多多的“新品牌计划”加快转型,提升产能。
拼多多副总裁井然说,该计划是拼多多聚焦国内中小微制造企业成长的系统性平台,将扶持上千家工厂,为企业提供研发建议、大数据支持和流量倾斜,助其加速实现智能化转型。
“智能科技助推纺织业转型正逢其时。”天津工业大学校长夏长亮认为,纺织业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转型,在有助于行业自身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会对促进就业、刺激消费等方面产生积极意义。
在智能科技赋能之下,纺织业市场下沉趋势日渐凸显,新蓝海展现消费潜力。
“这几年农村消费发生很大变化,食品烟酒基础需求占比逐步缩小,家居、教育、娱乐等方面不断提升,这给纺织家居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家纺家居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雁飞认为,未来消费者在追求实惠的前提下将更关注品质,尤其是在三四五线城市,变革中的纺织业将有更大作为。
同时,C2M模式有望重塑纺织业生产消费格局。C2M模式是指用户直连制造商,它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通过生产线的自动化、定制化、节能化、柔性化,按照订单要求生产出个性化产品的工业化定制模式。在纺织行业,这一模式正从梦想照进现实。
复旦大学产业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范剑勇指出,依托社交电商平台,C2M模式更具可操作性。以拼多多为例,它基于社交算法,将消费群分类,提高推送的精准性,压缩中间供应链渠道,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直连。
“C2M模式对电商和实体制造企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井然也认为,在新消费需求带动下,电商平台要向后端延伸,在供应链上游发掘更多的优质企业、优质商品;制造企业则要进一步触达前端,推出更多精准满足新消费需求的差异化商品。
无论是市场下沉还是C2M模式,其实与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谋而合。依托新业态、新模式,纺织业的新消费需求被挖掘出来,实现去库存、去产能,并倒逼企业优化生产及成本结构。
放在全球竞争的大视野下,纺织业的升级再造已成必然趋势。业内期待,以智能改造为牵引,加快纺织业的全行业转型。
传统产业 尝到数字化转型“甜头”
依托公鱼互联云平台,企业可运用AI机器视觉把控混凝土质量、线上以优惠价采买砂石等大宗建材、在线下单“找车”、凭借“应收账款”一键触达供应链金融……近年来,以生产预拌混凝土为主的重庆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正着力转型为“生产服务商”,旗下的公鱼互联云平台成为我国混凝土行业首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成立不到一年已服务1400余家企业,累计交易金额达47亿元。
“一直以来,公司占据的市场份额虽然比较大,但后续增长乏力。为了企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很早就探索数字化转型,最后基于内部转型的成果孵化出公鱼互联云平台,涵盖电子商务、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电子结算、产业金融等智能服务,为混凝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与资源协同服务。”重庆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兴礼说。
这家企业“跨界”到工业互联网平台,正是重庆各行业探索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随着要素成本攀升,一些工业企业面临较大的生产经营压力,拥抱包括工业互联网在内的智能化浪潮,成为企业新的发展方向。数据显示,2019年重庆新增9500家企业“上云”,本地企业“上云”数累计达到4.7万家。通过“上云上平台”,实现生产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不少企业从中尝到“甜头”。
重庆安第斯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依托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改造生产流程,实现了生产方式跃升。“以前我们通过电话、传真等向供应商下达订单,费时还易出错,‘上云’后供应链管理完全线上化,物料库存明显降低。200多家供应商也无须每月到厂来对账了。”该公司总经理李春东表示,企业“上云”增添了转型升级的信心,今年产值有望逆势上扬。
而在位于港城工业园的重庆海尔滚筒洗衣机生产线,“5G+工业互联网”更让企业迈向“智慧制造”新阶段。电子大屏实时显示各项数据,生产过程清晰可见,并协同原物料供应、仓储物流等环节联动,“车间大脑”能自主决策生产时序、产品数量。“改造后这条生产线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综合测算下来两三年即可收回前期投入的成本。”海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西南区域总经理张津铭说。
企业成批量加速“上云上平台”,也促使重庆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大发展。作为由海尔创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卡奥斯平台进驻重庆一年间,已服务200余家企业“上云”,营收达5000余万元。有鉴于重庆工业门类齐全,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丰富,阿里飞象、智能云科等一大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渝布局,助力重庆实现“智能制造”。
记者采访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不少制造业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物流不畅、原材料供应中断等难题,而工业互联网连接工业经济全要素、全产业链,助力复工复产具有天然优势。为此,早些时候,重庆就已组织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企业免费提供供应链管理、物资供需匹配等服务,有效推动了企业复工复产。
“现在,传统制造企业更加深刻认识到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更坚定了开展智能化改造的决心。近期,联系我们洽谈‘上云上平台’的企业明显多了起来。”重庆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致圆说。
据悉,重庆相关部门今年将培育工业互联网十大平台,形成龙头平台引领、细分领域和专业平台同步发展格局,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推动产业整体转型升级,同时推动上万家企业“上云”。(记者 呼涛)
看的辛苦不如直接问!! 商标;专利;版权;法律